因為不想人多出行,下周又正好趕上端午三天小長假,所以選擇了本周帶娃去 黔江走走。寶寶1歲零6個多月。周五下午兩點,寶爸請了半天假,準備好行李兩點四十出發(fā)。
從 重慶 到 黔江 濯水古鎮(zhèn)將近300公里,自駕4個多小時,單邊收費165元。中途在武隆服務區(qū)休息了一個小時。晚上7點到達第一站:濯水古鎮(zhèn)。車只能停在客棧旁邊的區(qū)府停車場,在路上訂了攜程上的誠悅莊客棧。標間214一晚,含早。
我們到的時候,感覺整個客棧只有我們一家游客,很安靜,比較適合小孩子入住。放下行李,我們趁天沒黑完,就帶小孩去逛了下風雨廊橋。
第一站 濯水古鎮(zhèn)
有腔調的千年古鎮(zhèn)
黔江濯水古鎮(zhèn)風雨橋橫跨于阿蓬江 上,長658米、寬5米,據說是世界最長的風雨廊橋。
濯水古鎮(zhèn)興起于唐代,興盛于宋朝,明清以后逐漸衰落,是渝東南地區(qū)最富盛名的古鎮(zhèn)之一。
作為重慶舊城老街的典型,濯水古鎮(zhèn)街巷格局保留較為完整,具有濃郁的渝東南古鎮(zhèn)格局,它既體現了與其他城市歷史街區(qū)的差異,也承載著巴文化、土家文化與漢文化的融合、傳承與創(chuàng)新,同時碼頭文化、商賈文化、場鎮(zhèn)文化相互交織。
“游古鎮(zhèn)老街,品土家美食,看后河古戲,聽蓬江水音”,濯水古鎮(zhèn)蘊涵著歷史的燦爛文化,隨著古鎮(zhèn)的改造,一個在4000多年的漫漫長河中積淀了豐富文化內涵的古鎮(zhèn)已煥發(fā)昔日的風采,重新迎來一個輝煌的時代。
八賢堂門口有個女的坐在那里講解,叫你進去看。滿懷好奇想進去了解下,卻見屋里正中一紅布蓋著一怪物,不知道何物,正在扭動,很是嚇人。趕緊跑路。 后來想想,應該是烏龜,叫你摸了拿錢走人。因為以前曾遇到過。(我們古鎮(zhèn)應該是不存在這種哦~,民風淳樸)
濯水古鎮(zhèn)街道中段立著一塊1米多高,寬約50公分的石碑。石碑立于清光緒十四年(公元1888年),距今已有121年的歷史。石碑刻著“天理良心”4個大字。
據介紹,此石碑是武陵山地區(qū)極為少見的“道德碑”。以警示古鎮(zhèn)商賈,經商、為人、處世之道在于“天理良心”。
濯水綠豆粉制作
第二站 蒲花暗河
三天兩夜的時空穿越
游完古鎮(zhèn)開車前往蒲花暗河景區(qū),很近,只有幾公里。入口在后山,可以開車上去,游玩出來再拿一個人坐觀光車上去開車,20塊一天有效,不限次數,濯水景區(qū)范圍內都可以坐,可以坐去蒲花農業(yè)園。
景區(qū)集2公里地下暗河、150米高3座水上天生三硚、10公里原始峽谷、1000余平方米赤穴溶洞等為一體的西部地質奇觀。是國家4A級景區(qū)。
哈哈,又開始爬山下山了。老公說,你媽一天到晚就帶我們爬山,每個星期來一下。我說鍛練身體,吸氧。他說,都不知道能辦多少張健身卡了!
這洞里特冷,吸取上次經驗(武陵那次,沒帶小孩子厚衣服,回來就發(fā)燒了),她爹趕緊給她全身武裝,能穿的都穿上了。
石花
像老鼠嗎?
女神,神女!
天下第一眼
關公青龍偃月刀
第三站 芭拉湖景區(qū)
城在谷中間,谷在城中央
“芭拉胡”,土家語,語意“峽谷”。黔江芭拉胡,有亞洲第一峽谷城美譽,是中國唯一以土家語命名的城市旅游品牌。因芭拉胡應用性好,本身是話題熱點,表達萌奇神秘口語化,語言直譯還可國際通用,因而成為重慶黔江旅游主題口號“神秘芭拉胡、魅力阿蓬江 “的關鍵詞。
黔江 “芭拉胡”自然融合度高,氣勢宏大。登高遠望,恰似一條綠色絲絳,將老城 新城 逢合在一起,繪就一幅名副其實的“城即景、景即城”的水墨丹青。谷寬80-100米,平均深度200米,最大落差500米;
峽谷峭壁直立,崖壁大多與地平線成直角。當你走上808米長的空中棧道,尤其是懸掛在500米高空的透明玻璃棧道,大有“我要飛”的刺激感;
兩側峰巒起伏,鬼斧神工,呈現出 中國 西南典型的喀斯特地貌,40多個奇特的礫巖溶洞品質上乘,世界少有,洞內常年恒溫18℃。
爬完棧道,這娃已經睡著了,她爹也腿軟腳耙的不能動彈,也跟著睡了。只有我,大汗淋漓地在一旁啃張鴨子,為下一站補充能量,哈哈!為了減輕負擔,兩爺子醒后,把背包里的食物水果都吃了個精光。一下子覺的輕松了好多。
景區(qū)到處都寫著,當心蟲蛇的標語。開始我還不信,結果走著走著就遇到一根在爬,我還打頭陣,走在兩爺子前面。
這個人就活捉了三根,不知道為什么這么多?是不是端午節(jié)要到了?